查看原文
其他

走近东干人(连载 -6) 东干先辈130 多年前从伊犁移至俄国

李德华 丝路新观察 2020-08-25

  丝路新观察网乌鲁木齐11月24日电 国内有关报道或研究东干的不少文章,包括权威人士,一说中亚东干人,多会说他们是 19 世纪下半叶“我国回民起义失败后移居俄国境内的回族后裔”。甚至有学者撰文说:“迁入俄国的东干人当时都是白彦虎的部下”。

  实际上,这最多也只说对了一半。由中国移居至中亚的回民,论类别可分为抗清败逃、由伊犁迁徙两大部分,前部分为 3 路,后部分可分为四个阶段。


霍尔果斯口岸是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(全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)霍尔果斯市一个陆路口岸,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。

东干先辈在新疆伊犁生活有上百年

  今日中亚的东干人,都说自已的根在中国,而且先辈分别从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等地经新疆来到中亚。这包括从伊犁移至中亚的回族人。

  做为东干先辈的重要部分伊犁回族,最早由清代乾隆年间的 1763 年后由陕甘两省移往新疆。当时中国西北地区也只有这两省,新疆东部所设州县隶属于甘肃省管辖,伊犁(今日中亚天山以北、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地区)包括塔城地区和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由伊犁将军节制,同属于朝廷直辖。后来伊犁的回族人,都是经新疆东部移居。这就是今天中亚东干人说其先辈是陕甘人后裔的缘由。

  1755 -1759 年,清军彻底荡平“准噶尔叛乱”后,除在新疆东部设州县外,还在准噶尔部的老巢伊犁设将军府,成为清代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。清朝调满州、锡伯、察哈尔、索伦四营以固边防;征调南疆维吾尔族农民到伊犁耕种;不断发配和征召关内汉、回等官民到伊犁屯田。之后的近百年间,不断有汉、回等“流民”不断迁徙伊犁。有学者“估计 19 世纪中叶仅伊犁河谷的回族居民就有 6 万左右”。

  由于伊犁自然环境优越,土地肥沃,适宜耕种;又接近中亚,利于贸易。经数十年发展,伊犁“人口逐渐稠密”。1864年,伊犁受“陕甘回民起义”影响,也发生了由回民参加的伊犁反清暴动。此暴动同样被上层宗教势力利用,不仅反满,而且排汉,同样是“无辜百姓死伤无数”。

  1871 年,沙俄以“替清朝代管伊犁”为名,乘机占领伊犁,也使脱离中国的“苏丹政权”名存实亡。

  在 1878 年清军收复新疆后,左宗棠“抬棺进疆”,以必死的决心要收回伊犁。此时,连续多次的俄土(土耳其)战争并未完全结束,沙俄虽不能以更多实力对付中国,但为了在谈判桌上增加筹码,利用之前首批过境的回族人“充当侵扰中国的先锋”。当时中国与沙俄边界纠纷、居民纠纷不断。有学者根据左宗棠奏稿记录:“从1878 年 7 月到1879年 9 月,俄罗斯突厥斯坦地方当局四次强迫白彦虎……率武装窜犯滋扰中国边境,其规模少则数百、多则数千。”清军在战斗中缴获“俄方所给通行证”,并有俘虏口供称:“奉俄国号令攻取喀(喀什)英(英吉沙尔)各城”,“否则不准再入俄境”。当时,“东干人的生活甚为凄凉悲惨”。在此背景下,清政府经过艰难的交涉,于 1881 年签订了又一份屈辱的、但又多争得了一些利益的《伊犁条约》。根据条约,以赔 900 万卢布,合银 500 多万两,(同时还有多项不利条款)保住了特克斯河与伊犁河之间的广阔谷地,但边民以所谓的“自愿原则”选择居住地。为诱惑伊犁居民至俄国,“俄人散布谎言,称清军要消灭回族人”,使包括回族人在内的当地维、哈居民噤若寒蝉,人心思动。

移居过程可分 3 批

  在 1881-1884 年。 沙俄在归还中国伊犁部分地方的时,“诱迫中国居民约 10万人移居俄国”。据俄国官方统计总计有 7万多人,包括维吾尔、哈萨克等农牧民,其中回族 1147 户,4682 人(男性2439 人,女性 2243 人)。

  到 1884 年底,包括 1877-1878 年首批移居俄国的回族人,使回族移民增至 10891人。据东干学者苏尚洛估计,上述两部分移民总数至少有 15000 万人。此一时期“由新疆伊犁移至中亚七河省的人数已占该省的20% 左右”。

  这一时期的移民也分 3 批过境,具体时间: 1881 年秋季,1882 年 3 月和1883年 3月。现存的俄国档案材料记载:“1881 年秋季有一些富裕东干户先过了俄境,他们卖掉了自己的财产,放弃了房屋、田产,他们顺利地通过了霍尔果斯,进入了七河省。当地政府帮助了这批移民。”1881 年 9 月,弗利特少校向七河省总督报告说:“从中国一方有 14 户东干人过境,他们是绥定(今水定)县(1962 年因“伊塔事件”后并入今霍城县)最有钱的”,他们赶着马车,“携带着自己值钱的东西,到达楚河左岸(南岸)地区”。“第一批伊犁移民人数少,行动快,他们很快就到了定居地哨葫芦。这批人没有经历多少磨难,他们是在气候温和的季节过境的,他们成为哨葫芦乡庄第一批居民。

  这批人实际上是 12 个姓的大户人家:马、刘、杨、兰、阎、王、张、米、佘、丁、哈、金”。后来,哨葫芦成为中亚最大的几个东干族乡庄之一,目前总人口约 17500 人,以这几个姓氏居多。而今的东干人虽有多数人还记得其祖姓,但姓名中多不用姓氏,即使是有关对其研究和介绍的相关文章,几乎不提其先辈姓杨。如中亚东干重要的文化奠基者亚塞·十娃子,在姓名中已将其杨姓略去。由笔者建议书写的“杨·亚塞儿·什娃子纪念馆”的牌匾,于今年其诞生 110 周年之际,挂在了哨葫芦乡“什娃子学校”门前。1882 年 2-3 月过境的是第 2 批,此成为伊犁移民活动的高潮。此批移民人数较多,多为贫苦人。从边界到哨葫芦沿途近千公里路途上“到处是回民群体”。


焕然一新纪念馆名,除了吉尔吉斯文、俄文外,还有中文名称:“杨·亚塞儿·什娃子纪念馆”,首次规范了他的中文书写。 陶拴科 摄

  “由于路途花费大,他们曾上书七河省总督,要求就近安排。七河省总督决定在距伊犁河 85—90 公里处,距霍尔果斯 90 公里处乌塞克河左岸建立起了移民带,这就是后来形成的扎尔肯特县(又称潘菲洛夫)及塔尔迪—库尔干”。

  1883 年春季的第 3 批移民,贫苦人占多数。原定目标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,但大多数人未能到此。沿途散居在扎尔肯特、阿拉木图、及楚河两岸的库尔岱,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、坎不隆等,后来部分去了托克玛克东南方向的伊斯克拉等地,其中以阿拉木图为多。因为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,这些人被中亚东干人称为“掉娃子”,后来又误传为整个非陕西籍东干人的别称。在楚河两岸,陕西籍东干人一度有“嫁女不嫁掉娃子”的说法。 

  根据中俄双方协议,到 1883 年 3 月底,沙俄应停止伊犁地区的移民活动,还应从伊宁完全撤走其官员及军队。这时大批移民活动停止了,但零星的移民并没有终止。对于回族人的迁移,一位俄国学者论述道:“东干人是我国将伊犁归还给中国人之后,即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,加入俄国国籍的。

  一部分伊犁地区的东干人,担心中国会为东干暴动的事,对他们进行报复,想迁到俄国境内,加入了俄国籍”。

  对于沙俄移民的目的,有学者进一步分析:19 世纪的 70 年代,沙俄占领广阔的中亚不久,根基不深。它面临着沉重的充实、开发的任务。从乌拉尔以东移民太少,也会影响移出区的发展,而从乌拉尔以西的俄罗斯核心地区移民又太慢、成本太高。于是,从中国伊犁移入大量农业人口便成为了最为便捷,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措施。这样做“在迅速发展本国生产的同时,可以破坏中国边疆地区的生产,可收一箭双雕之利”。甚至有沙俄殖民分子妄想一旦同邻近的政权发生冲突,“可以在边境地区保持一批随时准备为俄国打仗的人”。

  由此,“沙俄中亚当局对白彦虎余部的避难要求持欢迎态度,拨给他们 7 万亩土地,并免征 10 年赋税,同时也大肆吸引、劫掠中国新疆地区居民前往中亚。比如许诺份地、安置费用、免征兵役等好处。自然,沙俄殖民分子是贪婪和不守信的(他们的生活与之前向往的反差巨大),可是移民的确起到了快速开发中亚的目的。”


近日,笔者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东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影。他们与笔者交谈时,都说的是“伊犁话”。 戎睿 摄

  由伊犁移居中亚的回族人,也带去了以陕甘方言为基础的“伊犁话”,不仅成为中亚东干近一半人的“家乡话”,同时,还成为今天东干人的书面语言。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的东干研究所里的所有研究人员,近日与笔者交谈时,都说的是“伊犁话”。(未完待续)

来源:丝路新观察(微信号:siluxgc) 

转载请注明




END

连接中亚 传播信息 交流文化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更多精彩






邮箱:siluxgc@sina.com

联系方式:0991 8557237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